全線通車!宜昌上新啦!
發布時間:2022-09-30 點擊數:10
9月29日,我市舉行優功能項目竣工暨江城大道全線通車儀式、長江大保護可持續實踐藝術展開幕活動。副省長、市委書記王立宣布通車并出席開幕活動。
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主持通車儀式并宣布開幕。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張桂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斌,市政協主席王均成,市領導汪元程、周正英、張立新出席上述活動。市委常委、副市長劉豐雷介紹藝術展基本情況。副市長譚建國在通車儀式上致辭。
本次竣工的50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68.07億元。包括:暢通工程項目15個,完成投資31.08億元;品質提升工程項目23個,完成投資33.23億元;城市管理類項目12個,完成投資3.76億元。
江城大道作為其中之一,是我市“三環十二射”快速路網跨江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縱向貫通點軍,連接宜都,全長23.9公里。項目分三期建設,一、二期項目點軍大道至伍家崗長江大橋已于2021年8月建成通車,三期項目全長5.5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分宜昌段和宜都段建設。項目自去年8月開工以來,各參建單位通過不斷調整施工進度計劃,將原計劃工期2年的項目,僅用11個月時間實現了主線貫通。全線通車后,將有力促進點軍區、宜都市與宜昌中心城市深度融合。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歲月的演繹澆筑,造就了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獨特城市風貌。
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城市的期許,去年12月,市第七次黨代會擘畫城市高質量發展藍圖,提出建設具有“國際范、山水韻、三峽情”的濱江公園城市,繪就山水城市的新畫卷。
今年9月,目標再次聚焦深化,市委七屆三次全會提出,建設“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的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
這期間,一批重大城建項目見證著目標深化的進程。1月9日,宜昌高鐵新城等首批34個重點城建項目集中開工;8月3日,“優功能”攻堅誓師大會舉行,城建環保系統的干部立下軍令狀:9月中旬,50個服務省運會項目全部完工……
歷史將時光的足跡帶到了2022年9月底。在建設者們的奮斗下,50個城建項目竣工,熔鑄進城市的肌理,讓這座走向“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的城市,步伐更加勇毅堅定。
江城大道通了。作為“三環十二射”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縱向貫通點軍、連接宜都,串聯四座跨江大橋,為跨江交通環線閉環畫上最后一筆。從此,從宜昌城區前往宜都不用再上高速,可節省20分鐘車程,實現城內通聯。
“車行山水中,人在畫中游?!瘪{車行駛其間,沿線坡體花帶、疏林草地等節點景觀次第展現,猶如穿梭在風景里。
市“優功能”工作推進指揮部負責人說,宜昌堅持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用車行視角思考問題,將道路可視范圍全部納入綠化提升范圍,一批快速路悄然再生,實現了從路網骨干到顏值擔當的蛻變。
沿著江城大道,一路暢配上沿途綠,帶來別樣的出行體驗!綠化升級的點軍大道,岸綠景美、水清河暢的奧體公園,剛完工的卷橋河濕地等,將自然山體、芒草濕地、溪谷密林等串聯成珠,再現五彩稻谷、城市田園等勝景,詩意棲息觸手可及。
秋色無邊,處處流連。邂逅“煥新”的濱江公園,50里濱江畫卷徐徐鋪展。從葛洲壩到猇亭古戰場,自行車道、觀江綠道、親水步道三線貫通,串聯起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歷史。
來到雙亭廣場段,臨江的圍擋、柵欄被拆除了,遮擋視線的中層植物也被移走了,觀江視覺廊道徹底打開了。抬頭望去,江南美景躍然眼簾,偶有江風拂過,令人豁然開朗。
向東前行,來到濱江公園原宜港碼頭段。這里是濱江公園貫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碗池輪滑、網紅秋千、水幕電影等10多個場景錯落分布,每一個都是網紅打卡點。未來,這里還將引進劇本殺、啤酒屋、網紅餐廳等青年人喜歡的新業態,全方位促進生態價值創造性轉換。
繼續前行,徜徉在浪漫的濱水公共空間里。這里有以房地產景觀標準打造的城市花境,按家裝工程標準鋪裝的步道,還有一批高顏值、有內涵的“城市家具”,宜游亦宜憩。
云集路承載著宜昌厚重的“歷史記憶”。午后,記者步行至云集路原解放路電影院區域,水幕電影、龍門吊等景觀小品分布周邊,引導市民在行走中感知“百年云集”的歷史。
繼續前行,在兒童公園和桃花嶺區域,拆除了封閉的圍墻,疏林草地、灰色路牌等躍入眼簾,高級感、文藝范撲面而來。
10個城市管理類項目,通過建管并舉補短板優功能,加碼更美好的生活。漫步宜昌街巷,25座公廁完成建設改造,1667個“定時定點”生活垃圾分類棚亭完成升級,新增停車泊位不少于1萬個、接入“全市一個停車場”、啟動“無桿停車”試點……
記者登上“長江三峽1”新能源純電動船,開啟夜游長江之旅。零噪音的船舶推開江面,詩祖屈原、美人昭君呈現在江北的立面建筑上,江南的磨基山則以光為筆、以影為墨,將宜昌版“千里江山圖”鐫刻在山水間,讓游客沉醉青綠間。
將視角切換至空中俯瞰,布局在長江南岸的奧體中心絢麗綻放。經過45天的日夜奮戰,奧體中心“一場四館”外立面53萬個點光源、4290套投光燈全部安裝到位,點亮“宜昌百合”。
9月29日,長江大保護可持續實踐藝術展在濱江公園燈塔廣場(原磨盤港碼頭)開展。
此次長江大保護可持續實踐藝術展將邀請多家國內外可持續設計實踐藝術機構參加,圍繞“廢物循環”“生物制造”“文化傳承”三大方向,呈現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構想、物質與經濟循環的產業實踐初探。
此次展會由中國生態文明促進會、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宜昌市人民政府、湖北美術學院共同主辦,承辦單位為宜昌市優功能指揮部、湖北興發集團、可持續設計(材料)博物館、湖北朝飲文化。
展會開放時間為9月29日——10月28日的每天10:00至17:00,逢周一閉館,宜昌市民可免費參觀。
風起長江岸
山水畫卷新
筑基、強產、植文、聚人
宜昌的城市空間形態越來越合理
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
她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
擁抱年輕的逐夢者、追夢人
為實現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夢想
激情奮斗
來源:三峽日報